在權益基金表現低迷的情況下,可轉債基金年內的表現較為搶眼。6月2日,可轉債集體大漲,中證轉債指數上漲0.78%,單日漲幅年內排名第三。截至6月2日,中證轉債指數年初至今累計上漲3.45%,超過Wind全A、滬深300、創業板指等,更是碾壓各類債券寬基指數。
與此同時,可轉債主題基金(可轉債倉位超50%或名稱帶“可轉債”的基金)年內整體表現也好于國內權益類基金。例如,Wind可轉債基金指數年內漲幅為3.32%,好于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數的-2.11%和普通股票型基金指數的-0.5%,在基金細分領域排名中僅次于QDII股票指數型基金指數的3.43%。
在權益基金凈值波動不斷加大的當下,可轉債主題基金投資價值如何?
可轉債基金異軍突起
今年以來,權益市場震蕩,結構性行情極致演繹,權益類基金整體表現不及預期,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數年內下跌2.11%。但可轉債主題基金卻異軍突起,業績和規模均實現增長。
業績方面,可轉債主題基金指數年內累計上漲3.32%,是目前投資國內市場表現最好的一類基金,賺錢效應良好。
證券時報記者統計發現,今年一季度重倉可轉債的101只可轉債主題基金中,僅7只年內凈值虧損,這意味著逾九成可轉債基金實現盈利,其中工銀可轉債、光大多策略精選、天弘穩利A和新華雙利A年內凈值增幅分別為19.24%、11.04%、10.6%和10.51%。
從具體原因來看,鵬華可轉債基金基金經理王石千在今年基金一季報中表示,轉債市場在1月份表現較好,2、3月份呈現震蕩走勢,整體估值有所上升,主要是由于信用債券收益率整體下行,對轉債市場估值有提振。
此外,凈值表現良好的可轉債主題基金,不少組合的股票倉位也有不錯表現,如工銀可轉債重倉股中的電力股年內表現強勢,對基金凈值有較大貢獻。
多數可轉債主題基金年內份額實現大幅增長,規模居前的光大添益A、鵬華可轉債A、天弘多元收益A和富國可轉債A年內份額比去年底增幅均超20%。
具體來看,光大添益一季度份額增長37%,今年規模首次突破百億元,一季度末持有可轉債市值超90億元,占基金資產總值74.55%,年內基金凈值累計上漲5.42%。鵬華可轉債基金是名稱含“可轉債”的基金中規模最大的,一季度末規模為77.74億元,基金份額相比去年底增長30.43%,年內凈值累計上漲2.69%。博時中證可轉債及可交換債券ETF是國內規模最大的場內基金,基金份額屢創新高,最新份額5.57億份,為歷史最高值,相比去年底增長27.9%,年內凈值累計上漲3.52%。
公募持倉近3000億元
近年來,可轉債市場不斷擴容,可轉債總數量今年首次突破500只,可轉債規模也首次突破8500億元,相比2019年底無論是數量還是總規模均實現翻倍增長。
王石千表示,自1992年11月第一只公募可轉債發行以來,我國可轉債市場經歷了近30年的發展歷史。2017年之前,國內可轉債市場比較小,存量個券不到40只,整體市場發展比較緩慢。自2017年開始,監管層鼓勵上市公司發行可轉債融資,可轉債市場開始步入快速發展階段,這也讓相應的投資機會明顯增加。
公募基金是可轉債市場的重要機構投資者。截至今年一季度,公募基金持有可轉債總市值高達2963億元,占比超三分之一。
可轉債之所以吸引大量機構投資者,博時基金混合資產投資部投資總監助理兼基金經理鄧欣雨認為,可轉債的投資有特別之處,因為它內含期權,充滿驚喜。此外,可轉債的波動率相對股票較低,對風險控制有要求的投資,這一點具有一定優勢,但它的彈性相對也會弱一點??赊D債交易的手續費很低,總體上投資性價比是不錯的。
若將可轉債倉位超50%或名稱帶“可轉債”的基金定義為可轉債主題基金,則可轉債主題基金的總規模達到1099億元。
據廣發證券統計,可轉債基金今年一季度轉債持倉規模大幅上升,打破過去連續三個季度的平穩波動趨勢。廣發證券認為,轉債倉位整體提升可能主要出自于三大原因:一是相比于擾動頻發的2022年第四季度,今年一季度正值經濟強復蘇預期進一步增加時期,類權益資產的定位更加清晰,博取彈性收益的勝率顯著增加;二是在去年11月純債引發的估值沖擊下,轉債漲幅尚無法匹配正股,隨后年末轉債又跟隨正股回調,估值來到歷史相對低位,在今年一季度呈現出較強性價比;三是在贖回壓力階段性放緩的背景下,年初權益市場急漲,迫使部分相對收益型產品提高轉債倉位。
后市機會如何
二季度以來,可轉債市場出現大幅波動,Wind可轉債指數在4月底一度六連跌,拖累4月指數下跌3.47%。進入5月份,可轉債市場出現企穩跡象。當下,可轉債市場投資機會如何?有哪些影響因素存在?
“從客觀配置角度而言,當前可轉債市場的配置價值不如2019年,也不如2021年上半年。”王石千表示,客觀來講,可轉債市場目前的估值水平明顯高于2019年。2019年股票市場反彈超30%,當年初可轉債市場100元轉股價值的轉債對應的轉股溢價率水平在10%以內,這是很低的水平,所以當年股票上漲比較多,轉債市場彈性會非常好。但目前轉股溢價率水平在25%左右,假設后續權益市場也能和2019年反彈幅度相當,考慮到轉債估值水平相對比較高,轉債收益水平還是會低于2019年的回報。
雖然配置價值不如往年,不過,王石千認為可轉債在短期仍然具備交易價值,因為可轉債的估值與債券市場收益率相關,債券收益率短期易下難上,所以可轉債市場的估值水平還能維持,只要短期債券市場沒有出現大幅調整,轉債市場的估值水平大概率能維持在目前的水平。另一方面,股票市場整體仍然處在一個偏低的位置,如果市場轉暖,很多股票后續上漲空間較大。如果轉債市場估值能夠穩定,股票能夠有一波反彈,轉債市場仍可能會有較好表現。
展望后市,鄧欣雨認為,今年可轉債的估值會有比較強的韌性,從中期看,市場對股強債弱的預期比較強,對可轉債有支撐。整體而言,可轉債市場會是從偏貝塔向偏阿爾法轉換的行情,需要把握結構性機會,重視政策支持行業,自下而上在更細分的行業里挖掘正股驅動的轉債機會。
在轉債投資風格方面,王石千認為偏股轉債是一個更優的選擇。由于股票市場風險偏好短期沒有恢復,偏股轉債波動還是比較大,但是往后看,考慮到股票市場潛在空間更大,轉股溢價率更低的轉債將有更多收益空間,債券市場后續向下空間變小。這樣看,如果債券市場迎來反轉,偏債型或者轉股溢價率相對比較高的轉債會面臨更大的估值壓縮壓力。在偏股轉債里面,會更關注一些新上市的轉債,最主要的原因是新上市的轉債存續時間相對比較長。
鄧欣雨也支持今年偏股型標的投資回報高于偏債型標的的觀點,雖然波動會大一點,但是方向沒什么大問題。他認為,推動轉債行情的最主要來源是與股票市場相關的機會,股票市場看好的行業和方向值得重視。雖然目前轉債市場估值不低,但是市場對可轉債的資產預期回報較好,導致估值有很強支撐。此外,由于債市收益率較低,對轉債市場的估值也是支撐。
來源:證券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