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A股市場波動較大,資金借道ETF入市熱情不減。上周(5月22日至26日)股票型ETF資金凈流入超百億元。站在當前時點,多家內外資機構認為,A股或仍是性價比較高的資產,主要寬基指數處于相對低位,有較多投資機會可以挖掘。
ETF投資者跑步入場
雖然市場延續疲軟走勢,ETF投資者入場態度卻頗為堅決。Choice數據顯示,股票型ETF連續5個交易日獲凈申購,上周資金合計凈流入超130億元。
從資金流向來看,寬基指數ETF成為吸金主力。據Choice測算,上周華夏上證科創板50成份ETF、南方中證500ETF、易方達上證科創板50成份ETF、華夏中證500ETF等資金凈流入超8億元。此外,嘉實中證500ETF、富國上證綜指ETF資金凈流入亦在5億元以上。
證券行業相關ETF也較受青睞。具體來看,國泰中證全指證券公司ETF、華寶中證全指證券公司ETF資金凈流入超10億元,匯添富中證全指證券公司ETF等資金凈流入也超過5億元。
如若拉長期限來看,5月1日以來,截至5月26日,股票型ETF資金凈流入超過450億元。滬上一位基金研究員表示,ETF素有機構風向標之稱,近期大量資金涌入ETF,一定程度上反映投資者對后市相對較為樂觀的態度。
多家機構看多A股
談及A股近期劇烈調整的原因,財通基金量化投資部負責人、基金經理朱海東表示,近期指數層面出現的下跌可能主要受到了市場情緒的影響,他對縱向估值、橫向估值等多維度進行研究,結果顯示,當前滬深300指數的多個指標處于相對較低區域,A股或仍是性價比較高的資產。
在國海富蘭克林基金總經理徐荔蓉看來,A股市場雖然目前呈現存量資金博弈的格局,未來一兩個月或更長時間后,很可能會逐步迎來增量資金,各類資金會去布局不同的賽道,很多行業全年都可能迎來一定程度的上漲。此外,中東、歐洲、東南亞的資金正在不斷進入中國市場。從發展的角度來看,未來可能會有越來越多的外資流入中國,在邊際上可能會成為更大的驅動力,后期的持續性也有望較強。
值得注意的是,近日部分外資公募機構也亮出鮮明觀點,直言“看多A股”。富達基金表示,與海外成熟經濟體經濟逐步走入衰退不同,中國經濟總體呈現復蘇態勢。短期來看,國內經濟復蘇有所波折,但復蘇的總體趨勢仍然明確?;诓煌慕洕芷?、較低的通脹水平等有利因素,仍然看好2023年A股投資機會。
“經濟從消費開始復蘇,比如內需工業中周期性比較強的公司,已經看得到回暖。”聯博集團中國基金首席投資總監林樺堂直言,中國A股的“價值時代”可能已經到來,更關注接下來幾年現金流比較穩定的行業,比如港口、高速公路、隧道、運營商等。此外,在A股的制造業可以找到很多投資機會。
來源:上海證券報